联系我们 更多>>

石家庄荣大肥业有限公司

联系人: 孙经理     

电话:15131465599微信同号       

电话15131492999微信同号

服务热线:400-040-1218

新闻中心

土壤氮素的形态、转化及其作用

  氮素是植物需要较多的营养元素,对植物的生长、产量及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,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。氮肥不仅可以显著影响植株的株高、叶片数、根长、生物量等农艺性状,还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。土壤中氮素形态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,土壤空气中也含有氮。

  一、土壤氮素的形态

  1.有机态氮

  1)水溶性有机氮

  水溶性有机氮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游离态氨基酸、胺盐及酰胺类等化合物,它们分散在土壤溶液中很容易水解,迅速释放出NH₄⁺,成为植物的有效氮源。

  2)水解性有机氮

  水解性有机氮是在酸、碱或酶作用下能水解成简单的易溶性氮化合物的有机物,主要有蛋白质、多肽类、核蛋白类和氨基糖类。蛋白质及多肽类是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含氮化合物,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物体内,水解后分解成多种氨基酸,进而释放NH₄⁺。核蛋白水解生成蛋白质和核酸,核酸水解生成核苷酸、磷酸、核糖或脱氧核糖和有机碱。有机碱最终分解成CO2、H2O及NH3。由于有机碱中的氮呈杂环态结构,氮不易被释放出来,故在植物营养上属于无效性氮。氨基糖为葡萄糖胺,来自核酸类物质,在生物酶作用下,先分解成尿素一类的中间产物,然后转化为氨基糖。

  3)非水解性有机氮

  非水解性有机氮主要是指杂环态氮化物、糖与铵的缩合物及木质素类物质等复杂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。这些含氮化合物结构复杂,不溶于水,用酸、碱处理也不能水解,对植物是无效的。

  2.无机态氮

  土壤中无机态氮数量很少,铵态氮(NH₄⁺)和硝态氮(NO₃⁻)是土壤中无机氮的主要形态,有时也可能有亚硝态氮(NO₂⁻),但数量极少,而且很快转化为硝态氮。NH₄⁺和NO₃⁻均易溶于水,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。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,NO₂⁻积累超过一定浓度时,会对植物产生毒害。NH₄⁺虽然是水溶态的,但可以被负电胶体吸附而免于流失,其中一部分可以被黏粒矿物固定。被固定的NH₄⁺不能被植物利用,也很难转化迁移。

  3.气态氮

  土壤空气与大气含氮量大体相当,氮气只有经过微生物的固定才能转化为植物氮源,尤其是豆科植物根瘤中的共生固氮菌和嫌气性固氮菌活动旺盛,其固氮能力较强,土壤生物固氮是植物吸收氨素的重要来源之一。

  二、土壤氮素的转化

  1)有机氮的矿化‌: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含氮化合物逐步分解,最终产生铵盐的过程‌。

  2‌)无机氮的生物固定‌:土壤中的铵态氮、硝态氮和某些简单的氨基态氮通过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同化,成为生物有机质的组成部分,称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。

  3‌)氨的挥发‌:氨可能从土壤中挥发到大气中‌。NH₄⁺→NH34‌)硝化作用‌: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,铵根离子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,然后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。

  亚硝化细菌将NH₄⁺→NO₂⁻

  硝化细菌将NO₂⁻→NO₃⁻

  5‌)反硝化作用‌:在缺氧条件下,硝酸根离子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,最终释放到大气中‌。

  6)硝酸还原作用‌:硝酸根离子在植物或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或氨‌。

  三、土壤氮素的作用

  1)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

 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,参与蛋白质、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构成,对植物的生长、产量及品质具有显著影响。氮肥的合理施用可以显著增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,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,从而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抗病能力。

  2)土壤肥力与结构氮素的动态转化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,通过调节土壤中的碳氮比,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矿化,同时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,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分保持能力有重要作用。

  3)环境调控与健康

  氮素管理对防止环境污染至关重要,合理控制氮素输入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排放。土壤氮素的形态和含量是评估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,与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密切相关。

  4)农业可持续性

  高效利用和管理土壤氮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,通过优化施肥策略、利用有机肥料、改进耕作制度等措施,可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,减少氮素损失,提升农业生产效率,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。

版权所有:© 2013-2014 石家庄荣大肥业有限公司
冀ICP备13020151号
电话:15131492999 网址:www.sjzrdfy.com
地址:石家庄市藁城区韩家洼工业园区_______本网站由【蓝点网络公司】制作维护

冀公网安备 13010902000190号